公司新闻
Company News
半月谈:“网络青年”的狂放和脆弱
在网络空间里,一种“两向撕裂”涵盖了不少当代青年。
一方面,他们活跃在各类App上时间越来越长:在微博评论里狂欢,在B站弹幕中刷屏,在带货直播前疯狂“剁手”……一张生硬拼接的表情包,或一句无脑的口语,就能迎来刷梗大军。
另一方面,他们面临越来越强烈的孤独感和焦虑感。“键盘抑郁”“在线社恐(指社交恐惧)”,深夜伴着忧郁的音乐入眠,在知乎里点开“一个人丧到极致到底是什么样子”,以期找到一丝“同病相怜”的安慰。
面对这样的撕裂,身陷网络大潮的当代青年,到底应该如何重塑修养,保持身心健康?又如何将孤独放逐角落,给键盘前的自己找到真正适宜的舞台?
半月谈记者 魏婧宇 刘芳洲 汪奥娜 朱丽莉 朱涵 林光耀
忧伤时宣泄,愤怒时发泄,现实中难以表达的种种情绪,在网络空间肆意释放。键盘抑郁、在线社恐、diss(指抨击和咒骂)成瘾,一些网络情绪综合征在青年群体中蔓延。“我抑郁却不是真的抑郁”“我上网却不想进行社交”“我骂人是为了不被人骂”……一些网络青年坐上情绪的过山车,在网上狂欢,也在网上失落。
1
网络青年心理速写
——“为赋新词强说愁”:消费抑郁的键盘抑郁者。
“不喜欢我没关系,我也不喜欢我自己。”刚步入职场的95后小欣,在生活中是个活力四射的小姑娘,但在网络平台上常发一些丧丧的评论。“网上是自由的,可以把心里各个角落的情绪都抖落出来。”小欣说,“进入大人社会,需要装正经,但在网络上我可以想哭就哭。”
越来越多人在网络上发泄现实中的“丧”,抑郁情绪弥漫社交平台。在一些网络论坛中,有人戏谑调侃,“抑郁”似乎是进入某些网络空间的门槛。
一些阅历不深的年轻人,很容易自我感动,他们并非真的抑郁,只是被自己营造出的“丧惨弱”形象感动得一塌糊涂,也对网上的其他“同类”心有戚戚焉。键盘抑郁者为赋新词强说愁,而消费抑郁也为他们带来更多的赞。
——“拒绝被贴标签”:在线社恐者的心声。
28岁的小周已经不记得自己上次翻看朋友圈是什么时候了。“感觉大家都在朋友圈里经营自己的虚假形象,发动态都是服务于这一目的。”在小周看来,朋友圈越来越变成塑造社交形象的地方,甚至有专门的培训班,指导你如何塑造某种特定优质形象。
小周自认为是个讨厌被贴标签的人,但发朋友圈不可避免会被贴上标签,致使不知怎么做自己。“随便发个心情还要顾虑很多。好不容易发了,还会关注谁给我点赞、谁又没点。后来干脆就不发了,微信最终变成了通讯录。”小周说,“我更喜欢与真实的人相处。”
社交平台上的点赞、转发,日渐变成一种低效甚至无效交流,很多人也许还没看清是什么内容就匆匆点赞、转发,只为显得“我在关注你”,仿佛点赞的才是“真朋友”。这种社交环境令人压抑,有人开始恐惧、逃离这些线上社交。“没有点赞之交的所谓朋友,网上交流效率很明显提高了。”小周说。
——“捍卫我的声音”:diss成瘾者的呐喊。
本身是令人放松的游戏平台,却越来越充斥戾气。90后瑶瑶是某款网游爱好者,虽已是资深玩家,但她始终难以适应游戏里无处不在的“喷子”。
“游戏需要组队才能玩,合作好了才能赢,但非常容易引发口水战。”瑶瑶说,大多数“喷子”以自我为中心,队友没及时施救就骂队友,输了也骂队友,更有甚者,加别人好友只为了辱骂。
00后追星族小林在为喜欢的明星打榜、控评时,学会了“优雅”骂人。“对黑粉就要痛批痛骂,但不能有脏字,否则会被屏蔽、封号。”小林说起网上骂人心得,头头是道。
瑶瑶、小林发现网友普遍“越来越暴躁”,常一言不合就互相diss。小林说这是一种“被逼反抗”,不骂人就要被骂。瑶瑶认为,网上diss成瘾的人享受着一种语言上的操纵感,网络社会中的很多“小环境”,有利于这种“居高临下”的操纵感的滋生。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林品认为,互联网中广泛存在着非此即彼的“二极管思维”,diss成瘾是对异见的排斥,体现出网友的不理性和不自信。
2
难以掌控的生活,放大加强的网络
网络情绪综合征常常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投射,只不过在网络空间得以表现,或是被加强和放大。“由于互联网具有隐身功能,在网上表达的时候需要顾忌的东西少了,一些负面情绪就可能被放大了。”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刘声涛说。
一些年轻人在网络上有各种极端的情绪表现,一般是因为现实中的情感堆积和表达途径缺乏,而网络为这一缺憾提供了补偿空间。有人在现实生活中深感压抑,将发言基本不必承担后果的网络空间作为发泄情绪的出口;有人难以掌控现实生活,想在网络社会寻找操纵感;有人只是觉得生活太过无聊,享受在网络中制造矛盾与对立的快感。
网络空间“圈层化”特征越来越明显,个人倾向于寻求认同、抱团取暖,而一些极端化的情绪表达,往往比理性平和的言论更容易“吸睛”。林品说,网友在部落化、圈层化的网络社会中,通过“趣缘”结合在一起,建立联系纽带,成为一个个小社会。
“这样的情感共同体需要维系,因而对划分敌我、一致对外这种最简单的增强群体认同的方式,容易产生路径依赖。”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徐敬宏说,“网上‘脏话互怼’的互动状态具有较强的攻守属性,产生了各种群体极化的现象,而看的脏话越多,越倾向于说脏话。”
交流匿名化、监管手段有限等原因,也对极端情绪在网络蔓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。徐敬宏表示,互联网为每个人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社交身份,使网友享有更加充分的言论自由权,能够通过网络评论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,但网络空间的匿名化也使网友得以逃脱现实中的身份规约,更加乐于展现情绪化的自己。“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网络空间理性沟通的可能,使不少年轻人习惯于传达情绪,而非沟通观点。”
当一些人在网络上的情绪宣泄越过边界、对他人造成伤害时,并没有有效手段对其进行约束和监管。瑶瑶说,游戏客服要处理很多“骂来骂去”的举报,但顶多就是扣玩家的信誉分,始终没法改变“喷子”遍地的局面。
3
情绪如潮水,从网络灌进现实
网络空间的情绪、语言和行为,在不知不觉中向现实倒灌——许多年轻人的情感表达、语言交流、行为习惯都打上了网络印记,强化了“非理性”“脆弱”“盲从”等特征。
——网络极端情绪影响现实中的情感表达。一些心理咨询专家担心,键盘抑郁者轻言悲伤、喜谈抑郁,可能使真正患有抑郁症的人群被忽视。在键盘抑郁的环境下,作为一种心理疾病的抑郁症,在网络空间经历了从“浪漫化”到“污名化”的过程,一开始是“世界上最温柔的疾病”,后来变成所谓“网抑云”用户矫情表达的标签。抑郁症人群通常不愿与人分享自己的感受,由于悲喜很难共通而更倾向于自我封闭。在“键盘抑郁”的趋势下,他们更难被人察觉和体谅。
——网络脏话污染日常交流,加重社会戾气。徐敬宏说,需警惕网络上的脏话“洗白”后进入日常表达,有些带有低俗趣味的词汇经由惯用洗白,现在几乎成了中性词。“如果这种现象长久且普遍存在,我们甚至可能逐渐接纳一些网络脏话进入日常表达之中。”
——网络不良行为一旦固化成习,极易影响个人健康成长。随着时间推移,一些网友会对某些网络现象“脱敏”:曾经憎恶网络上的互相攻击,现在熟视无睹,可能还会跟着骂几句;以前会考虑网上发布一些内容的后果,现在不加思考脱口而出……个人在网络上的不良行为长期不受约束,会使其降低对这些行为的耻感,逐渐认为这些行为是合理的,可能在现实生活中也会照做不误。
暴力、虚伪、充满负能量的网络环境,更会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。青少年的行为习得主要源于对周围的模仿,而网络是青少年接触外界的重要渠道之一。网络上的各类极端情绪,很容易模糊青少年的是非判断,使其道德素质下降、道德观念淡化,埋下叛逆甚至犯罪的种子。
半月谈记者 白佳丽 朱涵 林光耀 朱丽莉 汪奥娜 刘芳洲
“很难说,是线下的生活压力让我们在线上表现出消极情绪,还是线上消极情绪的传递导致线下负面心情累积。就感觉自己在双重挤压下,快乐变难了。”天津市某公司职员张雯(化名)说,每天下班后,她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刷手机,而当关上手机的那一刻,“抑郁”情绪便会袭来。
泛心理学品牌KnowYourself资深作者夏超说,现在年轻人最主要的特点,是面对选择的眩晕,表现出一种迷茫、倦怠和无意义感。而与滑向虚无的心境相伴的,是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消极情绪。
30岁的上班族小李是网游“骨灰级”玩家,同时也有社交恐惧。平时他不爱和人交谈,在公司里尽量避免与人打交道,每天下班回家便沉溺于网络游戏,对各种聚会一律婉拒。周末依然是他的游戏时间,“发小”也难以成功邀约。“我知道游戏虚拟又费时,但它能让我避开与人交流,避免无话可说的尴尬,也担心自己接不住话题出现窘态。”小李说。
1
关注当代青年的个体生活
“在市场化和城市化的社会巨变中,当代青年已无法体验、拥有父母那辈人的单位集体生活与集体认同,也很难获得传统乡土社会建立在熟人网络之上的归属感。”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林品说,在越来越原子化的现代社会中,每个人都成为市场上独立竞争的个体,随时面临竞争却缺乏关心抚慰,很容易产生巨大的情绪波动。所以,在看到互联网上各式情绪释放时,我们更应该关注当代青年的个体生活状态。
随着求学、求职、跳槽,当代青年的生活圈子不断更迭,与家人、朋友“天各一方”的现象十分普遍,尤其在大城市,“空巢青年”一人食、一人游、一人生活,很难寻找到线下的情绪宣泄渠道。而他们面临的是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。
张雯坦言:“我的朋友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,而且大家各有各的生活,很难聚到一起。长期与父母分居,共同话题也少得可怜。加上疫情的影响,线下活动越来越少,除了工作之外,似乎也只好宅着。”
与此同时,青少年的“触网”年龄越来越小,不少人还未具备自主理性思考的能力,就开始在网络大潮中“游荡”,并在网络世界中形成个性化的群体。有专家认为,这尤其在“饭圈”、网游中表现明显,甚至在一些网络“骂战”、热门话题中,低龄群体已经成为主力军。
在网络上,“滚出娱乐圈”“滚出地球”等偏激言论并不鲜见。广西一所高校心理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王翔南说:“一些年轻网民不吐不快,却没有什么原则和成熟的世界观、价值观,言论中满是轻蔑、讥讽、敌视。”王翔南表示,他们对热点事件和人物时而狂捧时而狂踩,靠键盘鼠标随意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。
王翔南表达了对这一现象的担忧,他认为:“当下年轻人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,现实与虚拟的边界越来越模糊。个人的生活状态会带来网络情绪问题,网络情绪问题反过来也会影响个人生活,其中产生的一些负效应,非常不利于个人和社会发展。网络情绪问题延续到生活中,可能会使人情绪爆发,狂躁、社交恐慌或重度抑郁,严重的可能会伤人伤物甚至产生轻生念头;个别网民的消极言论,经过多人次散播后会成倍放大,容易煽动其他网民,阻碍社会良性运转。”
2
重塑修养需线上线下共同努力
“网络是信息高速公路,给使用者带来海量信息,也逐渐形成了与现实社会不尽相同的网络社会。这是人类面临的一个巨大变迁,在极大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,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和挑战。”王翔南说。
许多专家认为,当前网络滥用问题不容忽视,许多病态现象日渐显现,在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和净化的同时,作为网络社会的活跃群体,年轻人也须淬炼修养,增强自律。
网络社会中的年轻人 郑雪婧/画
在网络大潮中淬炼修养,最重要的是培养真伪信息甄别能力和有效信息提取能力。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过载,互联网也打破了以往单向的信息传受关系,只有当个人能够一定程度有效甄别谣言,并能理智对待网络上的各种煽动性信息,不被其蛊惑时,网络社会里的自我修养才有谈论的根基。
此外,注意“脱虚向实”也被受访专家反复强调。“线上亲密、线下疏离”的状况,并不符合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交往需求,青年群体只有摆脱对媒介的过分依赖,从虚拟世界抽离出来,寻求更多线下的情感支持和倾诉方向,进行人与人之间的线下交往和互动,才能真正建立健康、稳定的情感联结,避免负面情绪长期内化。“在现实中结识更多朋友,拥有丰富的线下生活和健康的心理,才是培植网络社会自我修养的最大助力。”林品说。
而面对“触网”低龄化的现状,学校应当在网络素养培育过程中,承担起更为重要的责任。学校的公共性更强,教育系统可以通过有针对性、分层次地设置相关课程,帮助学生逐渐认识媒介、了解媒介、使用媒介,这是很多家长囿于个人知识水平和媒介能力所无法做到的。
互联网心理咨询平台壹心理创始人黄伟强则认为,每一代人在成长或初入社会之时,都会经历一些“慌张”。就像父辈们“穿喇叭裤、留长头发、听流行歌曲”一样,如今这一代人的情绪也有自己的表现形式。“媒体工作者、文化工作者应该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,应该让年轻人建立一个信念,保留他们心中的火种,相信自己可以创造更多价值,防止被虚无主义拖入深渊。”
半月谈记者王春燕
曾经,“在互联网上,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”;如今,“在互联网上,没有人有隐私可言”。
曾经,住一个大院的邻居之间没有秘密;如今,住在对门的邻居互不相识。
今非昔比。正如现在的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,在彼此影响、彼此融入的过程中,常常令人恍惚: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?
在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彼此深刻影响之下,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交往逐渐减少,尤其是青年群体,愈来愈呈现原子化状态,孤独成了不少人的共享标签。
孤独到底是好是坏?有人乐在其中获益匪浅,有人极力摆脱却不得其法,有人把网络上的狂欢视为孤独的解药……如何与孤独相处,是互联网时代很多人的必修课。
如何在互联网时代“修炼”孤独,又如何在现实中超越孤独?
1
当代年轻人的共享标签
每天断网2小时是小镇青年孙海鹏的主动选择,他用这段时间锻炼身体,或是翻翻书、练练字,或是单纯陪父母聊聊天,听他们唠一唠家长里短。
“说实话,开始的时候并不习惯,我总是想拿起手机,看看是不是有人找我,会不会有什么重要的新闻错过了。”孙海鹏说,后来他发现,即使不看手机也不会耽误什么重要的事,反而有了更多的收获。
“内心觉得更踏实了,无论是锻炼身体还是看书练字,都是正向输入的过程。后来我就坚持下来了,而且会在这两个小时的‘独处’过程中关掉社交软件的提醒音,如果真有事找我,打电话就行。”孙海鹏说。
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孙海鹏一样能很快找到内心的平静。躺在床上看手机,各种信息看个遍,各个群里的消息也都翻个遍,但“90后”女孩默默并不会在群里发言。实在没有“新鲜事”,默默会选择看看综艺节目或连续剧,但往往也坚持不了多久,因为还想知道别的APP里有没有有趣的玩意儿。每次促使她下定决心放下手机的,是第二天需要早起上班,“所以每个周五和周六,我都是凌晨两三点才睡,但现在想想,感觉也没看点啥。”
越来越多独居年轻人选择与宠物为伴 刘颖 摄
默默是一名“北漂”,每天下班后回到与别人合租的房间里,匆匆吃过外卖,也就没什么事了。“上班几年,感觉和同学的联系越来越少,与同事也不过是点头之交,没有男朋友,也没有别的社交活动,那就只剩下上网了。”
现实生活中,像默默这样“一人吃饱全家不饿”的单身者有很多,行程基本就是两点一线,工作之外的生活因为各种原因简单到不能再简单:点外卖、上网、睡觉。
“日子久了,觉得自己一个人吃饭、上网也挺好。外卖很方便,或者自己随便做点半成品,现在的方便食品也做得很健康,就是感觉日子过得很无聊,有点孤独。”默默说。
还有一类人,像默默一样整天“泡”在网上,却有不一样的生活。有人借助极其便利的网络学习资源,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“充电”;有人在网上笔耕不辍,经营多人关注的“公众号”“头条号”,将自己的知识输出的同时,也有一笔不菲的收入……这些人,尽管是同样的两点一线,同样的外卖、上网、睡觉,但因为上网的诉求不同,对孤独也就有了不一样的理解。
2
孤独是个岔路口
孤独当前,与孤独相处方式的不同,成就着不一样的人生。
有人选择抱团取暖。很多人在“小破站”上刷剧或刷综艺节目时,最让他们感到心安的就是那铺天盖地的弹幕。“来了”“打卡”“扣个1”……那些看似只是在刷存在感的弹幕,却给了很多人别样的感受。
知乎网友“不知”对弹幕的感觉是:“有很多人陪着你看的感觉,这些不同时间空间的弹幕交叉呈现在你眼前,你能一下子知道那些和你类似或不类似的人的想法。”
这种隔空“神交”,对许多人来说也是一种社交活动,省去了现实世界中的寒暄,简单直接。
网络空间的“小组”“社群”“群聊”也有类似的作用,在你想要与孤独对抗的时候,会有个圈子来拥抱你,会有人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帮助你克服困难,暂时遗忘孤独,感受温暖。
面对孤独,总有人选择与孤独“正面硬刚”,不给孤独留有喘息机会。
线上学习、线下健身,线上写文、线下旅游……在不少人眼中,孤独并不可怕,只是一种状态而已,无需褒贬。归自己支配的时间多了,那就可以安排各种各样的线上线下活动,在这类人眼中,孤独也意味着忙碌。
但也有人时间多到不知该干什么的时候,负面情绪慢慢累积起来,当无处发泄时,看似自由的虚拟世界就成了他们的“撒气桶”,在网络上大爆粗口,不管看到什么都要骂个没完,仿佛全世界都在犯错;有人自怨自艾,留言中充满对生活的失望之情,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,仿佛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倒霉的人;还有人干脆将自己封闭在一个只有自己才能进入的世界,对外界的一切漠不关心,也拒绝别人进入自己的世界,仿佛生活在真空之中……
3
让孤独蹲在墙角,
“我”值得更大的舞台
熟悉《哈利·波特》系列小说的读者都知道,书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叫博格特,它能看透你的内心,变成你最害怕的东西。对付博格特的咒语是博格特驱逐咒“滑稽滑稽”,咒语使博格特变成你认为最滑稽的样子。人越多,博格特便越好对付,因为它不知道该变成什么。真正杀死博格特的是大笑,当你发出大笑声,博格特便化作青烟消失了。
孤独就像“麻瓜世界”的博格特。
但面对无处不在的孤独,可不是一句“滑稽滑稽”就能轻松解决。要与孤独和谐相处,需要一系列“修炼”孤独的大招。
首先,要正视孤独的存在。很多人拒绝承认自己孤独,或认为自己并不孤独,但热闹非凡的网络世界,多数时候只是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,并没有让逝去的时间换来应有的价值。在那些整齐划一的弹幕和纷至沓来的新闻头条划过之后,留下的是虚度光阴的遗憾和追悔莫及。因此,正视自己的孤独,是与孤独和解的第一步。
其次,给孤独找一个合适的角落,而不是让它成为主宰。放任孤独去填满自己独处的时光,孤独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,不知会跑到哪里。多一些自律意识,有意识地要求自己离开互联网,多感受一些现实世界的烟火气息。多一些危机意识,用读书、旅行、做志愿服务等活动来进行自我提升,增加知识储备,提升自身修养。当这样的生活持续一段时间后,你会沉浸其中、自得其乐,回头一看,孤独也不过如此。
第三,尽可能做到线上线下“表里如一”。很多人的孤独来自感觉网上有人懂自己,现实生活中却少有知己,因此线上的“我”活得如鱼得水,线下的“我”步履维艰。少一些网上“人设”,多一些“表里如一”,在现实生活中不妨也放下“偶像包袱”,让自己与周围的人都去接受一个不够完美但足够真实、足够真诚的自我。

其他新闻

全国免费咨询电话:0355-6652222
公司名称宋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 公司地址山西 长治
版权所有:Copyright © 2002-2017 宋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友情链接

Copyright © 2002-2017 宋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全国免费咨询电话:0355-6652222  公司地址山西 长治